色度學是—門研究彩色計量的科學,其任務在于研究人眼彩色視覺的定性和定量規(guī)律及應用。彩色視覺是人眼的—種明視覺。
彩色光的基本參數有:明亮度、色調和飽和度。明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時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覺。一般來說,彩色光能量大則顯得亮,反之則暗。色調反映顏色的類別,如紅色、綠色、藍色等。彩色物體的色調決定于在光照明下所反射光的光譜成分。例如,某物體在日光下呈現綠色是因為它反射的光中綠色成分占有優(yōu)勢,而其它成分被吸收掉了。對于透射光,其色調則由透射光的波長分布或光譜所決定。飽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現顏色的深淺或純潔程度。對于同一色調的彩色光,其飽和度越高,顏色就越深,或越純;而飽和度越小,顏色就越淺,或純度越低。高飽和度的彩色光可因摻入白光而降低純度或變淺,變成低飽和度的色光。因而飽和度是色光純度的反映。飽和度的色光就代表完全沒有混入白光陰純色光。色調與飽和度又合稱為色度,它即說明彩色光的顏色類別,又說明顏色的深淺程度。
工作原理介紹:色度計有兩種類型,一種是直接三刺激值型,而另一種是以光譜光度測量法為基礎。這兩種色度計全部采用了物理模擬基本顏色匹配的方法。顏色匹配是指將一種顏色與另一種顏色相比較。只有當環(huán)境條件保持穩(wěn)定不變的情況下,才可能對兩種顏色的相等性與它們之間的差異做出準確的判斷。顏色匹配奠定了顏色測量的基礎,也就是說奠定了色度測量的基礎。
由于顏色是一種視覺感受,判斷顏色A和顏色B完全相同是很困難的,用顏色A’模擬顏色A也是困難的。在一定誤差范圍內,實際模擬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,即三刺激值法和光譜光度測量法。這兩種方法的基礎都是人眼的視覺靈敏度的函數。
色度測量是建立在色度學基礎上的,由于色度學的建立,顏色工作能以統一的標準對顏色作定量的描述和控制。
目前的色度測量不再局限于膠片、印版、印刷品,也包括數字打樣產品的評價,數字打樣設備、液晶顯示器和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的校準等。
應強調指出,雖然不同波長的色光會引起不同的彩色感覺,但相同的彩色感覺卻可來自不同的光譜成分組合。例如,適當比例的紅光和綠光混合后,可產生與單色黃光相同的彩色視覺效果。事實上,自然界中所有彩色都可以由三種基本彩色混合而成,這就是三基色原理。
基于以上事實,有人提出了一種假設,認為視網膜上的視錐細胞有三種類型,即紅視誰細胞、綠視錐細胞和藍視錐細胞。黃光既能激勵紅視錐細胞,又能激勵綠視錐細胞。由此可推論,當紅光和綠光同時到達視網膜時,這兩種視錐細胞同時受到激勵,所造成的視覺效果與單色黃光沒有區(qū)別。
三基色是這樣的三種顏色,它們相互獨立,其中任一色均不能由其它二色混合產生。它們又是完備的,即所有其它顏色都可以由三基色按不同的比例組合而得到。有兩種基色系統,一種是加色系統,其基色是紅、綠、藍;另一種是減色系統,其三基色是黃、青、紫(或品紅)。不同比例的三基色光相加得到彩色稱為相加混色,其規(guī)律為:
紅+綠=黃
紅+藍=紫
藍+綠=青
紅+藍+綠=白
彩色還可由混合各種比例的繪畫顏料或染料來配出,這就是相減混色。因為顏料能吸收入射光光譜中的某些成分,未吸收的部分被反射,從而形成了該顏料特有的彩色。當不同比例的顏料混合在一起的時候,它們吸收光譜的成分也隨之改變,從而得到不同的彩色。其規(guī)律為:
黃=白-藍
紫=白-綠
青=白-紅
黃+紫=白-藍-綠=紅
黃+青=白-藍-紅=綠
紫+青=白-綠-紅=藍
黃+紫+青=白-藍-綠-紅=黑
相減混色主要用于美術、印刷、紡織等,我們討論的圖象系統用的是相加混色,注意個要將二者混淆。
根據人眼上述的彩色視覺特征,就可以選擇三種基色,將它們按不同的比例組合而引起各種不同的彩色視覺。這就是三基色原理的主要內容。